“雙十一”將近,一場網絡購物狂歡又將啟幕。從2009年11月11日天貓商城舉辦網絡促銷活動至今,這條購物狂歡路已走過近11個年頭?!半p十一”當天的交易額,也從2009年的0.5億元,飆漲到2018年的2135億元。
“雙十一”購物狂歡節的洶涌客流和龐大的單日成交額,顯示了老百姓較強的消費意愿和能力,這對拉動內需無疑是個積極信號。但從近年來主要網購平臺開展的“雙十一”促銷活動來看,在網絡經營活動中存在的諸多突出問題,如平臺把關不嚴涉及侵權售假,違規銷售處方藥、禁用藥、假藥,個人信息被違規收集利用以及泄露竊取等,都引起了廣泛關注。
面對諸多狀況,如何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,不讓“雙十一”淪為“垃圾消費”狂歡節,無論是對電子商務經營者、消費者,還是各級監管部門,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。
日前,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杭州市召開“規范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”,召集京東、快手、美團、拼多多、蘇寧、阿里巴巴等20多家網絡購物平臺企業參會,從監管層面對電子商務經營者提出多方面要求,提出網絡市場的健康發展除嚴格遵守《電子商務法》等法律法規外,還不能不擇手段博眼球、打擦邊球,片面追求流量和銷量。除此以外,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還將落實屬地監管責任,做好集中促銷活動期間的監測監管工作,采取行政告誡、聯合座談約談等方式,切實督促網絡交易平臺落實法定責任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各大電商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,此前的無序競爭也帶來了多種負面效應:一方面民眾的沖動消費被進一步刺激,另一方面消費者對電商網站的信任也被透支。對于部分網絡經營者涉嫌價格欺詐、虛假宣傳、假冒偽劣、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,近年來消費者逐漸看清個中貓膩,開始趨向于理性購物,但面對商家復雜的優惠規則,到底是真情讓利還是糖衣炮彈,消費者還是常傻傻看不清?!半p十一”購物節也越來越傾向于成為一場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博弈,二者費盡心思地周旋于套路與反套路之間。
然而,想要網絡購物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,離不開商家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和相向而行。消費者要學會理性消費,拒絕“限量”“秒殺”等營銷噱頭,商家要少些套路、多點真誠,讓消費者能夠放心大膽地“買買買”,只有雙方一起把“蛋糕”做得更好更大,才更加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。
國人偉業在十余年從業經歷中,一直倡導科學消費、理性消費、快樂消費,幫助消費者提升最高價值!
文章部分信息來源:http://www.sznews.com/news/content/2019-11/07/content_22609340.htm
相關鏈接:產品銷量評價不可盡信,國人偉業提醒雙十一請理性消費不盲從不沖動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ememarketer.com/meitibaodao/22-242.html